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防汛抗涝,古人有这些“大招”

新闻热点 2025-09-15 04:33:16 718
X

  【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——古代治水智慧系列

  【编者按】刚刚过去的文物汛期,我国降雨呈现“南北多、说话中间少”的声海卖剑买牛网分布格局。夏秋季节雨水增多,报防易发生洪涝灾害,汛抗是涝古我国自古以来面临的自然现象。先民在长期的大招历史实践中,逐渐摸索、文物创造出不少治水兴水的说话有效手段。本期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专栏,声海甄选6件特色文物,报防以第一人称视角,汛抗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,涝古带你探寻我国古人整治水利、大招防治水患中的文物卖剑买牛网智慧。

 

  ◆商陶三通

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透过三通管,一窥三千年前防涝经验

(☝点击海报,聆听文物故事)

  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但古代的黄河‘三年两口,百年一改’,水患频发,给中华儿女带来了灾难。我诞生于光绪十三年(1887年),是见证当时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东决口、堵复始末的唯一实物,是研究黄河特大堵口工程的重要参照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科学、艺术价值。”

  ——来自清郑工合龙碑的自述

  文物简介:

  清郑工合龙碑现藏于黄河博物馆,为清代河道总督、著名金石学家、古文字学家吴大澂亲笔撰写。它是证明光绪十三年,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东决口、堵复始末的唯一实物,是研究清代黄河特大堵口工程的重要参照,被誉为“黄河上的三绝碑”。

  1887年,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(今花园口乡石桥村)决口南泛,洪水经贾鲁河入淮,导致15州县受灾,灾民约180万人。光绪皇帝派多人督促整修堤防,均未获成功。河东河道总督吴大澂接办后,筹划有方、措施得当,于1888年12月指挥决口合龙。这次堵口首先在黄河上使用水泥、电话、铁制轨道运土车等先进工具和新型材料,工程宏大,史称“郑州大工”。

 

  监制:张宁  策划:李政葳 李春鹏  统筹:唐颖 储佩君 雪晓楠  文案/制作:孔繁鑫 曾震宇 殷新宇  设计:杜丹

 

  往期回顾:

  透过三通管,一窥三千年前防涝经验

  镇水神兽,呆萌外表下有硬核担当

  大禹像诉说治水伟业

  这些铁牛,随黄河变迁浮沉

  正阳门外向下张望的巨兽,在看什么

  郑工合龙碑,晚清治水壮举的见证

 

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防汛抗涝,古人有这些“大招”

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专题

[ 责编:雷渺鑫 ]
本文地址:http://zaozhuang.gecampus.com/html/281f29899420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数读中国|金秋“丰”景满神州 颗粒归仓筑牢1.4万亿斤目标

多国人士:中国抗战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令人钦佩

游戏+文旅 广东解锁城市消费新密码 库洛首届嘉年华吸引万人参加

残特奥会香港赛区公布观赛方式,门票20元即可入场

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