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诗里品读时间的轨迹

新闻要闻 2025-09-15 04:33:22 28

  【近作速览】

  作者:刘赋(武汉大学博士后、诗里时间中国作协会员)

  读刘敏的品读诗集《白螺矶》(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),能清晰地感知到文学与时间的诗里时间一字褒贬网内在关系。他青年时期的品读作品,热情高涨、诗里时间浪漫激烈、品读直抒胸臆、诗里时间辞藻华丽;壮岁以书写人生感悟、品读记录河山游历见闻的诗里时间诗意唯美见长。近年来,品读一字褒贬网在诗歌表达的诗里时间内容与题材上,他则更多聚焦生活的品读复杂与多样性,不断叩问灵魂内心,诗里时间思考人生终极命题,品读不再炫耀文字华美,诗里时间不再刻意追求诗歌技巧,更多是从故乡与泥土中翻耕生活的记忆,回归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,向着朴素、宁静、真挚、简约、凝重的主题聚焦发力,具备一定的深沉品格。

  《祖屋》一诗,颇见艺术功力。诗人置身于生他养他的老屋院落,百感交集,熟悉的场景与儿时的欢笑,历历在目:压弯了腰的枣树,老柳树洒下的斑驳树影,灶台上厚厚的木锅盖,三更的灯火,清脆的鸡鸣,油灯下少年的诵读,佝偻着躯干的父亲,夏夜充满母爱的蒲扇……这些熟悉的场景纷至沓来,如电影中的镜头回放,儿时的记忆幸福、美好又甜蜜。这些意象与实物,对于有着相似童年记忆的读者来说,颇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与温暖的审美体验。然而,这一切只能成为美好的、鲜活的、残缺的、不可复原的记忆。童年美好已经随风而逝,再也不复存在,老树犹在,亲人走远,故园仍存,可“物异人非”,诗人奢望再静静听一听童年的声响……全诗意象迭出,反转、对冲、跳跃,以老树喻人,用童年“铁环”这个“圆”的“滚滚向前”,暗喻青壮时期对祖屋的远离与绝尘而去。从祖屋出发,“我”仍回到了祖屋。漫长的人生旅程之后,“我”选择回归,“我”找到了“我”。

  诗人还善于书写故乡的农夫、乡村教师,以及老街生意人、闾巷手艺人等平凡而普通的老百姓,用语平实,语调平缓,在几乎不动声色的叙述中,呈现他们闪光的心灵、小草一样的坚韧,读来触动心弦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刘敏的业余写作,是为着生我养我的土地和人民而书写,而放歌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3月26日 14版)

[ 责编:茹行止 ]
本文地址:http://zaozhuang.gecampus.com/html/93a1899888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【抗日战争史上的今天】9月12日:毛泽东阐述八路军“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”的军事战略方针

InXinjiang(69)丨德、法摄影师“论剑”新疆国际大巴扎

图书馆的留言本被网友“围观”,背后有哪些故事?
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三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

2025年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15日至21日举行

友情链接